120619

再上来翻翻看发现上篇日志刚好是一个月前。昨天看了一个老乡的空间,同样的苦逼生活,每周水水的一篇日志长久下来看着也很有意思。虽然自认为拖延症不算严重,但做很多事情总是会有或重或轻的畏惧感,正是这种畏惧感让我在开始很多事情的时候都很缓慢,比如第一次画较正式的图纸,做很大的模型,原本想好的计划到了手上又忍不住边做边改。

说到畏惧感,这学期期末答辩完lakeside照例做总结,他说到好的学生应该对设计有畏惧感,就如好的老师应该对教学有畏惧感一样。

畏惧感的来源有很多,自己的,老师的,身边的压力种种。到了大二,大家做设计的态度也迥异不同,我也很好奇,那些水水的,或拼命奋斗的,各自怀揣的目的。至于我,说简单了是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个事情的内容可丰富可留白。如果把自己的行为套上过大的标签,对自己的怀疑会导致自己无法继续进行。总感觉,还是原来的班级更凝聚可爱,大家一起“乖乖”地做设计交流共同努力的感觉很好,这回老师的总结里感性少了几分。

再然后是上礼拜跟外国友人见面吃饭的事情,Nan跟我分享她的信仰。也许是没有“真正的”信仰惯了,就算对别人所说的东西或多或少理解,但还是不会轻易放在自己身上。就比如把自己的世界交给神,为自己的罪行赎罪等等。当时给她的回答其实很混乱,用英文更是不好表达,还得顾及对方的感受。有个信仰有如寄托,我相信这是绝大部分人的感受。可即便神帮我把自己的世界打理好,我还是倾向自己掌握管理权,哪怕混乱。不想交给神或谁,只是不想把自己的责任推托,过多地依赖命运会过分地安慰自己,盲目自己。这是两年前的我,才明白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