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夜话

再不写日志,7月都要过去了,在尾巴上赶紧总结下。

在台湾过了十二天。除却考试外,到东边散漫地行走了将近10天。

第一站的花莲。一时热血找了海边一个军事哨所改造的民宿,我的单人间正是楼顶瞭望的小亭子。没有冷气,出行相当不方便。这样的三天也过得快乐,每天被太阳亮醒,挣扎地爬起来跑去吃早餐。因为日照太强,反倒是待在有海风的有顶露台比屋内要凉快很多。这边的海风几乎没有腥味。大海因为中央山脉的存在,映衬得更加广阔。在海边抱着kindle看完了里尔克写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这里因为靠东边的关系,很早就会有晚霞。

下一站是瑞芳的水湳洞。离九份很近,却不像九份大受欢迎。我却非常喜欢这样的老村子,除了老人只有猫。有天在一个老人的素食店里吃了超好吃的炒香菇,一肚子满足地散步回去,公路转角的海平线延伸有似无垠,赶紧跟小王视频,自豪地说这边看到的可是太平洋哦。身后的当地老人沉默地经过,而后再碰面的时候,好糗地被老人说,这边看到的不是太平洋啦,是黑海!(台湾人的叫法,其实就是东海)。

看海归来,回到台北又过了几天城市人的生活。在光点台北看了两场杨德昌的电影,《青梅竹马》和《海滩的一天》。每场的开头都有一一的预告片,17年来首度回台上映。看一次都会有流泪的冲动,没办法遏制自己对这部片的喜爱,不停地跟小王安利。昨天跟小王聊天的时候,小王说把一一看完了,两人不自觉地开始对起了台词。

“我们每个人呢,每天都要抽点时间跟婆婆讲话。”

“洋洋你为什么不跟婆婆说话?”

“婆婆常常跟我说要听话啊”

“我怎么每天过得都一样,我觉得我这辈子都白过了”

“你不在的时候,我有个机会去过了一段年轻时候的日子。本来以为,我再活一次的话,也许会有什么不一样,结果,还是差不多,没什么不同,只是突然觉得再活一次的话,好像真的没那个必要。”

昨晚我们聊了很久。最近因为看到6月份的成绩,心里常常会有一股不安的火,这股火也不知道是浇给谁的。而迷恋上里尔克的小王就会发里尔克的诗(titel里的这首)给我。我跟小王坦诚了这几年受挫的心情在积蓄,小王说你可能想要出这口气,我说倒不是,我也不会觉得出了这口气,事情就能改变,杨德昌不是说了么,婚姻不是万灵药,去美国不是万灵药。我对别人的决定都能觉得无所谓,只是对自己却会较劲。

我们就这样在黑夜里琐碎地聊了很久,小王开导我,也直白地指责我的包袱,到最后连话题都跑偏了。早上一直睡到11点多,久违地晚起。好像稍微轻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