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17

既然有了那么好的新博客,也得好好码字,记录下生活,顺带着帮助自己忙碌的时候理清节奏。

关于设计。

结束了showroom阶段立马进入了渔梁的courtyard。上个作业最大的收获倒也不是对于概念的挖掘或什么软件掌握的,而是一个关于心态的事情。同样是被lakeside带,比起上学期整个人放开了很多,可能更多的是做到了心态的转换,好像没那么在乎老师对你有无好评后反而整个人更轻松,因为评委最主要是自己,自我衡量使自己能够更加投入在做的事情。反反复复地跟自己强调起点的事情,是什么让你自己作出选择走上今天走的路,说开来还不是更希望能从事理性的设计所以不能忍受自己背离内心的呼声选了其他的专业啥啥的,似乎现在做的事情比起其他的事情要更喜欢些,那么,就做下去吧。

也要感谢lakeside,设计了这些有意思的课题,我也很喜欢这种不断去挖掘的过程。

还想说说物质化与感性的事情。那天上课做基地汇报ppt的时候,还让我们放了几张自己感兴趣的照片,有那么两张关注当地人生活的,一个是难得的老少团聚,另一个是一个老人坐在栏杆上吃饭。出发的角度是感性的,在听老师说到希望我们多关注社会形态的一面,也就是一个感性的方面,而不是仅仅物质化的关注构造,或是其他。他还说,在这样一个处于城市边缘、面临衰败的村落,可以它所面对的一系列矛盾,这也是为什么我把基地选在一个村落而不是一个城市的原因。

让我想到上学期的venice,也是在做了venice之后,我才更深刻地感受这种历史的繁华外表下充斥的诸多无奈,一个有着底蕴的聚落渐渐衰亡,如何权衡当地人所需和物质保护这两件事情(多少有些矛盾,比如当地居民常常对我们说他们也想把房子拆了但是政府要保护他们所以不给,感觉和曹杨新村有些类似)。

 

关于生活。

小组合作总是能让人感慨颇多,好在现在该做完的也已做好,对事对人的态度也有所改变。在说到拿某同学和某同学类比的时候,土豆说的那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小组作业的时候,我总是为进度而着急,以至于常常因为某些事而对一个人戴上有色眼镜来判断。莫急,莫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