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总结

说好的年终总结,从元旦的时候忙着申请,到除夕借口因为在爸爸单位没有wifi,终于眼瞅着2月即将过去,意识到不能再拖下去的我,终于笃定决心在weeks的今日行程下写下完成年终总结重要事项了。

————————————所谓的正经的分割线————————————

2015年。

1月,负责工作室的改造。

2月,春节假期。

3月,开工。南京老山的项目,在工作室内部方案竞选中标,也是第一次真正负责项目。

4月,项目因策划人的跑路不了了之。月初去南京出差,趁着清明假期回了老家。项目停了之后的两个礼拜做着工作室展览出版物相关的图纸整理工作。

5月,接手新的项目。因为项目在山上,又恰逢三月三,国道人山人海,总是趁着天亮之前出门,下山有一大段路堵车还得步行回到工作室。

6月,项目方案还未敲定又再次暂停。这期间协助才村的项目做室内设计,也算是给自己做室内增长了些许经验。那个时候,却是出国决心动摇最厉害的时候。项目进行不顺利是最主要的原因。跟很多尊敬的长辈和朋友聊过自己的想法,而真正落定是到了7月项目突然恢复的时候。

7月,短暂负责过某重大室内,而后回到自己的项目,艰难地做方案。夏天是工作室最热闹的时候,来了两个同济的要好朋友,全住在自己的公寓。同济四人帮每天吵吵闹闹。

8月,项目方案差不多能够定下来。去了趟沙溪,见了很尊敬的胡老师。

9月,项目再次夭折。被调到某重大室内项目,夏天开始一直没停下来过的忙碌。常常有过三四点做完方案看着满天繁星离开工作室。而到了室内需要汇报的最折腾的两个礼拜,不仅掌握了rhino和maxwell render,还学会了骑电动车,再也不怕深夜走路回家T-T。也就是这个时候,跟CEO商量好了请假的时间。

10月,月初的时候有几天假期,作品集开了个头。还是那个室内项目。到了那个时候的我,更多的疲惫是源于精神上的。我第一次开始有了些许的厌倦,对设计这件事情。一些被甲方左右的成分,和不能直接面对甲方沟通带来的误解,以及这当中一些需要的揣摩让我开始感到疲乏。

11月,在第一个礼拜接待完sakamoto老师后暂时离开工作室。有差不多两个礼拜的时间补做模型,拍模型照片。记得三人通完宵的第二天,我打着鸡血拍着照片,心跳快个不停,时间咄咄逼人,我抖着手指按着快门,布置拍模型的场地。只留给自己一个小时收拾行李、洗澡,随后跳上火车去赶昆明到上海的飞机。

12月,申请季。又痛苦又焦虑的日子。除了逼迫自己早餐一定要出门吃以外,午餐和晚饭的外卖既然可以直接送到寝室门口。蹭着好基友LLL的寝室,还要对舍管阿姨的检查提心吊胆。还好偶尔能见见好朋友,出门吃点好吃的。月末的最后几天,是焦虑情绪上涌的日子,跟来势汹汹的大姨妈似的,拦也拦不住。给好朋友打电话发微信。到最后想不动,把该提交的提交了。跨年的那一天,跳上去宁波的火车。

1月,申请季的尾巴了。把一些该收尾的收尾掉。带着妹妹在去苏州看工地的路上顺道拐去南京拜了拜佛。为2016年祈祷了下。回到大理继续打工,又加入到新的项目组去了。(我是如此漂泊无依TUT)。

2月,春节假期。带着妹妹去了马来西亚,在家该吃吃喝喝睡睡。

 

【心得】

这一年,我开始思考忙碌的意义,并对于把加班放在嘴边常常感到有些骄傲的自己感到鄙夷。过去的自己面对工作,像是在学校的时候扑在设计上不遗余力。而学校是有节奏的,一个学期16周的设计课程,我还有寒假和暑假的休息。这样的休息不仅是体力上的恢复,而是我在其它方面能量的积累。一个月的假期兴许能有3-4本的阅读量。工作的时候,碰到需要做设计的时候能有很多的阅读,但也是专业内的。但我所意识所渴望的,不局限于此。这是我对于自己忙碌的批判,并且是在2016年所要最主要进行的改变。

以及,我到底啥时候才能恢复练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