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去伊朗的seminar week里,途径Shiraz的时候,带队的G教授受邀在Shiraz University发表了一个讲座,从欧洲视角出发观照波斯花园。
讲座从欧洲和波斯花园的起源出发。如果说欧洲的花园,是从葱郁的森林里设法空出一块空地开始,而波斯的花园则是在荒漠上砌筑一圈高墙,这也正是Pairi-Daeza的原意(a walled-in compound or garden, from wiki)。
在欧洲花园的发展历程里,以English Garden为代表,造园者试图在园内重塑一个与真正的大自然似乎无二、但是被人为设计过的理想的“风景”。在当时的一批风景画家诸如Claude Lorrain的影响下,这些花园的体验里,树木成为了画框,亭子、建筑、水景都有着前后景的设计和考量。
与追求自然的西方景观发展相比,波斯花园则是另一种思路。如前文提到的,在荒漠中用高墙围出一片乐土,通过坎儿井将山顶融化的雪水源源不断地送到墙内的花园,灌溉树木与花卉。墙内与墙外,是截然不同的两片天地。
对于西方园林而言,自然仅仅是原生自大自然的生命体——树木、花卉… 而对于波斯花园,花园里的所有一切,包括Kiosk(花园中的供人休憩的建筑物)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波斯对于西方花园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花园是对于城市格局设计的实验室,造园者开始大量使用的几何,正是源自于波斯。高大的灌木丛(Hedge)正是借自波斯花园里“墙”的概念。同时,教授也举了纽约的中央公园为例,保持着规整矩形边界的公园,周围耸立的高楼正是围合这座花园的“墙”。“City is like a wall defining a forest inside”
讲座之后是提问时间。其中的一个问题很有意思。一个本地的学生问,在他看来,波斯花园基本上只是单独的小空间(这里他用了Unit),没有办法和西方世界诸如中央公园相提并论,后者是影响城市的核心空间。
教授顿了顿,说在过去,波斯花园在造园之初的考量实则是基于一个大的尺度,基于广袤的地理状态,基于地形,基于山势,基于走向,才能修筑坎儿井工程将水引进花园,才能修建风塔给水提供压力形成喷泉。让他感到有些失望的是,如今因为种种原因,人们已经遗弃坎儿井而改用自来水系统,用电力水泵提供喷泉的动力,某种意义上而言,已经抛却了波斯花园营造之初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