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如何原谅时光遗失的过程
要如何才能容忍它发生
要如何才能想而不问
而我在这里等
等湿透的心听雨声
等身体回温”
——张悬《如何》
在台北现场听live的时候,似乎更喜欢《艳火》,这首《如何》悠长婉转,也是在隔了阵子之后细看歌词,反复去听,才能更听出味道。
转眼就要进入八月中旬,假期怎么过都嫌不够,每次都会贪心地有很多计划,都不如“好好睡觉,睡很多觉”完成得充分。游泳的计划被海口每天下午准时的下雨给打断,却又难得地,找回了在上海鲜少的,听雨的心情。虽然只是游了一次,坐在温泉池里听大妈交流生活各种体验,我依然非常喜欢贴近生活的朴素。
有很多的书想看,原本很嫌弃的汉王因为能够看我想看的书,对它多了几分喜爱,尽管问题依旧很多。阅读的适应力似乎不如从前,看不进去的文章脑子里就像计时器啪嗒啪嗒数着节奏。意外的是,重新拾起帕慕克的《别样的色彩》,感觉很多流水似的的记录却能缓缓流进心里。
对奥运的激情被这届爆料不断的丑闻冲刷得所剩无几,我们希望看到的是,运动员被肯定的方式,不仅仅是奖牌而已。
无意之中翻到一篇关于写博客的益处的文章,(http://www.read.org.cn/html/2005-xie-bo-ke-shi-yi-zhong-xie-zuo-shi-xue-xi.html),其中有很多是官方常见的标语——提高写作能力,扩大圈子云云,也有很多我很赞同的地方。写下东西,记录生活,确实可称为审视自己一大途径。至于我,写下的东西并非为人所见,也乐于为人所见。摆脱了当年喜欢关注自己浏览量的怪癖,旁人给予的最大的鼓舞,常常是意外之中跟某个同学聊天,发现对方竟然一直有在关注我的博客,并会时不时收藏当年自己p的怪图。
心情,是种隐私,也是有特定对象分享物。很高兴你们能来看我。